上半年,医药板块经历了结构性反转,创新药成为增长引擎之一。
日前,中银基金基金经理郑宁表示,当前医药板块整体业绩或有望重回增长轨道,凭借持续超预期的基本面表现与合理的估值,创新药依然是风险收益比相对较优的投资方向之一。在投资策略上,郑宁以“不确定性下的高性价比”为核心,通过在底部强化成长因子,在顶部稳步切换价值因子的方式,力求穿越周期,实现收益最大化。
展望未来,郑宁看好港股创新药的配置价值,认为其估值或仍处于历史低位,同时具备全球资本回流的结构性契机。他认为,在海外产业资本与医药基金密集加仓中国资产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或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重新聚焦的主战场。
在不确定性中追求高性价比
“我的目标从来不是寻找确定性,而是在不确定性中追求高性价比。”郑宁介绍称,其投研逻辑分为三步:首先判断医药板块在历史周期中的位置,其次在子行业中筛选风险收益比最优的方向,最后精细化筛选个股进行配置。
2022年7月正式管理产品后,郑宁迅速调整持仓,重仓布局创新药,成为市场上较早一批重配该方向的医药基金经理之一。尽管兑现过程略显波折,但随着基本面持续改善,该策略的有效性正逐步显现。
为应对市场波动,郑宁建立了纪律化的仓位调整机制。当板块处于估值低位时,他会逆势加仓;若估值偏高,即使市场仍在上涨,也会果断减仓。在他看来,真正的长期收益来自周期反转中资产的估值修复,而非追逐短期情绪波动。
在郑宁看来,组合构建的核心在于识别每一份风险所对应的最大收益空间。这一策略天然具有逆向特征——行业处于底部时,更偏重成长因子;而在顶部阶段,则逐步提升价值因子权重,从而平滑组合波动,实现风格的渐进式切换。具体操作中,他会在当下适当引入传统药企,降低组合成长性的暴露度,增强估值安全垫,实现风格的“渐进式”切换。
值得一提的是,郑宁在个股选择时坚持使用现金流折现(DCF)模型,并根据分子端进展实时更新核心假设。他认为,这种精细化的评估方式虽然耗时繁重,但能显著提升对估值与长期回报的敏感度。“与其博弈情绪或揣测他人预期,我更愿意将精力投入在模型体系的完善和对企业价值的理性判断上。”
业绩持续释放,创新药或进入成长加速期
自2021年中行情见顶以来,医药板块经历了业绩与估值的“双杀”。在三年的深度调整后,板块目前或正在迎来结构性复苏。
“从目前测算结果来看,创新药依然是风险收益比最高的方向之一。”郑宁表示,该板块不仅具备领先的业绩增长能力,估值也尚处于相对低位,预期回报空间具备吸引力。他预计,2025年至2026年,创新药或仍将是引领行情的主引擎。这一判断有两个逻辑支撑:一是拉动项——创新药的业绩持续爆发,二是拖累项——CXO、医疗服务等的业绩逐步回升。
下半年,郑宁仍然看好创新药的发展势头。他提到,未来几个季度,行业可能将迎来中报披露、研发进展、重磅业务拓展(BD)交易等多项利好催化,或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我们预计下半年可能将落地几笔重要的跨境对外许可(License Out)交易。这些变动不仅意味着产业链话语权的提升,也将强化我国创新药对海外市场的渗透能力。”
谈及更长远的行业逻辑,郑宁提供了一个颇具说服力的视角:从业绩潜力来看,中国整个创新药板块目前的利润约在600亿至700亿元,但未来可释放的利润或高达6000亿至7000亿元,一半来自国内市场,另一半来自海外市场。“海外市场中国创新药的市占率目前是零,但以BD的发展情况来看,未来或有望争取一部分市场份额。”他认为。
中国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并非偶然,而是结构性优势的结果。在郑宁看来,中国在靶点发现、前期研究、临床招募等环节具备显著效率优势。“我们的工程师红利、医生资源密集、患者样本充足,缩短了试验周期,形成了良性循环。一旦循环转动起来,其效率优势会持续放大。”基于此,他相信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成长空间可能远未到达拐点。
港股创新药迎来重估,全球资本关注度持续升温
在产品配置时,郑宁对港股创新药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业内较早布局港股市场的基金经理之一,他在2023年底发行了一只全仓投资港股医药的基金,并在今年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业绩表现。“相比A股,港股创新药的风险收益比更具吸引力,一些龙头公司估值被显著低估,是当前值得配置的方向之一。”
他进一步解释称,在投资操作中,如果一家企业同时在港股与A股上市,他会优先配置港股资产。在郑宁看来,港股市场的机会不仅源自估值低位,更来自于海外投资者态度的明显转变。
“其实产业资本的脚步早已领先,跨国药企(MNC)在一两年前就开始大规模投资中国创新药,现在海外机构投资者也开始跟进。”他强调,产业的敏感度大部分情况下走在金融资本前面,跨国药企的密集布局正在为其他外资机构打开认知窗口。
对于未来,郑宁认为,创新药板块的价值仍在被持续发现。“从产业视角看,这个板块的成长空间巨大,有机会带来利润增长,更可能成为中国出口结构中占据重要比重的战略产业。”随着港股市场的重估进程逐步展开,外资的参与度也会随之提升,港股创新药或将成为全球资金重新聚焦的重要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该基金前,需充分了解本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校对:祝甜婷
配资股票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