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财安
从整体局势来看,中美之间的霸权竞争已经进入到了极为激烈的白热化阶段。美国为了延续其摇摇欲坠的残暴霸权,不惜动用各种手段,近几个月来更是不断祭出卑劣阴险的招数,露出其凶狠本性。在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若有人还抱有幻想,认为西方势力会对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之一的香港放松控制,那不仅是极端天真,更几乎接近“愚蠢”的程度。
可能有人会认为,自从中央政府推出《香港国安法》并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之后,“打砸烧”等暴力事件不复存在,街头非法示威已消失殆尽,社会恢复了以往的安宁,“港独”势力也已不再构成威胁。此时,特区现任政府与香港社会应该放下过去的包袱,翻开新篇章,全力专注于经济建设,无需再纠缠于旧事,避免自我束缚。乍一看,这种说法似乎有些道理,然而实际上却大错特错。正如老话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港独”分子并未悔改洗心革面,而是悄然改变策略,以更加隐秘的手段继续在特区内制造祸患,意图为其背后势力牵制中国,实现其险恶的目的。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三年,虽然现阶段通过多种防疫措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病毒从未真正消失,它不断变异,寻找人体免疫系统的漏洞,持续发动攻势。最新的XBB.1.16(Arcturus)变异株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如今香港的政治形势与新冠疫情极为相似:2019年由美西方势力策划推动的颜色革命虽在中央强力干预下遭遇失败,众多“港独”头目及其帮凶被捕,部分残余势力惧怕法律制裁逃亡海外,但不难发现,仍有大量“港独”分子潜伏于香港,随时准备东山再起。
展开剩余68%更为危险的是,许多敌对分子混迹于公务员队伍之中,在2019年黑暴期间公然表达对政府的反对态度,支持“港独”暴徒。自《香港国安法》实施后,他们表面上伪装成无害之人,实际上却是典型的“无间道”,在大量“黄丝”的支持下暗中破坏政府工作。由于香港基本法第23条一直未能在本地立法,国家安全漏洞仍然存在,特区政府也缺乏彻底清除这些政治病毒的有效手段。正因如此,这些“无间道”不仅能够堂而皇之地存在,还能在暗中繁殖扩散黑恶势力。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视察香港时多次强调应尽快推进第23条立法,中联办主任郑雁雄也直言,当前国安形势远未达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境地,根源正是在此。
从诸多迹象来看,“港独”分子的阶段性目标已经从明显的暴力破坏转向“疲劳战术”。他们利用潜伏在公务员体系中的“无间道”,连点成线,再汇聚成网,暗中阻碍、拖延、扭曲政府的施政措施,逐步蚕食政府威信。敌人的算盘是,既然全面分裂破坏已难以实现,那就采取温水煮青蛙的策略,慢慢削弱政府的施政效率,积少成多,终成大患。如果敌人能成功让政府无法兑现或仅部分兑现在住房、医疗、经济振兴等民生领域的承诺,民怨必将逐渐堆积并触及临界点,届时便可伺机发难。他们自以为这种策略既不易被法律触及,也能避免直接冲突,达到其阴险目的,可谓深谋远虑。
或许有人会质疑,政府不正不断加大国安建设力度吗?只要时间推移,国安意识必然在香港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中普及,“港独”问题自然会水到渠成,无需杞人忧天。相比过去,现届政府的确展现出积极努力和正确方向,在堵塞前朝留下的漏洞方面已见成效,社会上也涌现出一股爱国浪潮,对“港独”形成了实质打压。许多人坚信,只要这股正能量延续,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然而,正如古语所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香港当前百废待兴,时间不容浪费,战略与战术层面不宜再拖延,否则无疑是将主动权拱手相让给敌人,极其不智。令人欣慰的是,行政长官李家超已公开明确承诺,今年或最迟明年将完成第23条立法工作。以他务实求结果的工作作风,市民大可放心。然而,敌人狡猾多变,必将以“政策上有部署,下有对策”的老套路阻挠立法进程,可能借“审慎考虑”为由拖延草案推出,声称“公众咨询需时”而迟迟不决,想方设法制造议而不决的局面。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些不动声色的“添油战术”最为棘手,特区政府上下务必慎之又慎,严加防范!
版权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图片资料来源网络,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出处。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股票交易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